close
文/ 原文嘉 Gloria
 
*本文章之部分內容、GC附圖與數據皆已獲得Essential Oil University負責人Dr. Robert Pappas授權許可使用。
*本文章歡迎轉貼,但請務必完整轉帖,並請務必註明出處。
 
摩洛哥藍艾菊(Blue Tansy; Tanacetum annum),是近幾年來芳療圈中的新寵兒。曾經被誤打入「有毒(toxic)」精油冷宮的它,在經過精油成份分析與品種確認之後終於沉冤得雪,證實它其實和德國洋甘菊都含有相當比例的「母菊藍烯(chamazulene)」,具有抗組織胺效果,是過敏、發炎症狀時的救命丹。
 
精油化學專家寇特.史納伯特(Kurt Schnaubelt)博士在他2011年所出版的「精油的療癒智慧」一書中(中文版由台灣世茂出版社出版,2014),對於摩洛哥藍艾菊也是推崇之至,直言這支油甚至能有效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摩洛哥藍艾菊就此鹹魚大翻身,成了炙手可熱的必敗品。
 
然而2014是個「天災」頻繁的一年。飛機失蹤、空難不講,氣候的不利於生長也令摩洛哥藍艾菊的產量驟減,變成一滴難求,所以價格也飆升許多。
 
幾個星期前,國外另一位精油化學專家Dr. Robert Pappas在他的Essential Oil University專頁上貼出了一張摩洛哥藍艾菊的GC圖:
 
 
 Fake Blue Tansy GC 1    
(樣本A的GC圖,顯示出該樣本中已經過其他種類精油的混損;圖片版權所有:Essential Oil University。未經許可請勿擅自下載轉發。)
 
這瓶摩洛哥藍艾菊精油是一位消費者購自網路上某間精油批發商,委託EOU幫忙跑圖檢驗的。
其中用黃色標示出來的成份都是來自其他可能添加進去的精油,例如:
  • 7.5% 的 薰衣草棉醇 Santolina alcohol —> 來自野洋甘菊(Omenis multicaulis或 O. mixta)
  • 6.38% 的 α-甜沒藥氧化物 Bisabolol oxide A —> 來自埃及的德國洋甘菊
  • 其他比例偏高的側柏酮 Thujone(15.62%和2.65%) —> 應該是來自多種艾草屬的精油(艾草、苦艾之類)
 
Dr. Pappas指出,這份GC圖所顯示出來的混損情形很令他不安。因為真正的摩洛哥藍艾菊(Tanacetum annum)與一般艾菊(Tanacetum vulgare)的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藍艾菊精油中並不含具有神經毒性的側柏酮,而一般艾菊會有。假如有人誤以為這瓶是真正的摩洛哥藍艾菊,不論外用或內服之後,都有可能造成不適反應。他也指出,根據這份GC圖的測量結果,這間廠商所販賣的藍艾菊精油裏,其實真正的藍艾菊含量並不高...。
 
這篇文令北美的精油玩家們都上火了。許多人開始紛紛請EOU幫忙檢測自己買到的摩洛哥藍艾菊精油到底是不是真的。Dr. Pappas有鑒於藍艾菊精油目前在市場上的混損情形實在嚴重,決定在這個月提供免費檢測摩洛哥藍艾菊精油。只要寄1mL左右的藍艾菊精油給他,他就幫忙跑圖,並且刊出公佈給其他讀者參考。(不過EOU再三強調他們不會公佈商家名字,只會公佈測量結果)
 
幾天後,Dr. Pappas表示他收到了好幾個寄來的樣本,他也跑了GC。但是很可惜,他必須告訴大家,他手拿到的樣本中,有四支「摩洛哥藍艾菊精油」其實是「尼泊爾洋甘菊精油(Nepalese chamomile;Matricaria chamomilla)」--> 就是在尼泊爾生產的德國洋甘菊。Dr. Pappas說,尼泊爾洋甘菊精油是市面上目前可購得的洋甘菊精油種類當中,成本最低的一種,而且氣味也和真正的摩洛哥藍艾菊差很遠。尼泊爾洋甘菊精油的顏色也較摩洛哥藍艾菊偏綠,不熟悉其氣味的朋友可以透過肉眼觀察精油的顏色來判斷(僅有少數尼泊爾的蒸餾商的蒸餾與儲存方式會非常正確,所生產的尼泊爾洋甘菊精油顏色會是藍色的)。
 
Nepalese Chamomile EO Green  
(尼泊爾洋甘菊精油呈現的是一抹綠綠的顏色,和真正的摩洛哥藍艾菊的藍很不一樣。圖片版權所有:Essential Oil University。未經許可請勿擅自下載轉發。)
 
 
EOU也公佈了第二個樣本的GC圖:
 
Fake Blue Tansy GC 2    
(樣本B的GC圖,明顯看到其中含有大量β-金合歡烯,母菊藍烯含量反而過低。圖片版權所有:Essential Oil University。未經許可請勿擅自下載轉發。)
 
各位可以看到,黃色標示的兩個成份 — β-金合歡烯(beta-farnesene)和母菊藍烯(chamazulene)就是辨識真偽的指標。當你看到β-金合歡烯(beta-farnesene)含量偏高、母菊藍烯(chamazulene)含量偏低時,就表示這瓶「摩洛哥藍艾菊」有問題,可能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邊。
 
接著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樣本的GC:
 
Fake Blue Tansy GC 3    
(樣本C的GC圖,顯示出其中摻有尼泊爾洋甘菊、大西洋雪松,以及疑似古巴香脂精油。圖片版權所有:Essential Oil University。未經許可請勿擅自下載轉發。)
 
色彩好豐富啊~紅黃藍三色真漂亮。
 
Dr. Pappas特別用三種不同顏色標示出來自三種不同精油的成份指標;也就是說,這個樣本應該摻到了三種不同的精油。其中粉紅色標示的是來自尼泊爾洋甘菊的成份,天藍色標示的是來自大西洋雪松的成份,而黃色標示的石竹烯(caryophellene)則可能是來自古巴香脂,以及其他異常、來源可疑的成份與比例。這張GC圖整體顯示,這瓶精油是以尼泊爾洋甘菊為主要基底,然後再加入大西洋雪松及其他混損品。
 
好玩的是,樣本C和樣本B的提供者說,這兩瓶都是她從同一間網路商店購買來的...。
 
這是個crazy industry~ 雖然現在不論國內國外,精油玩家或精油消費者對於精油品質的sense已經比十幾年前進步很多,多虧各方興起的芳療教育和估狗大神的幫助,但是其實「混損」這件事,這十幾年間從來沒有改善過,而且有些混損技巧反而還更加精進了!
 
那麼究竟真正的摩洛哥藍艾菊精油,成份比例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下回分解喔!
arrow
arrow

    Glo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