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香。手札 (11)
- Apr 22 Wed 2020 10:47
防疫期間的肌膚保養魔法 - 格陵蘭喇叭茶純露
- Jul 10 Mon 2017 21:37
薰衣草的驅蛀蟲成份 - 引用自CompoundChem
(圖片來源:Wiki維基百科、http://thegraphicsfairy.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Lavender-Sachets.jpg)
【最新精油研究之薰衣草好棒棒!】
- Jan 30 Fri 2015 02:16
摩洛哥藍艾菊事件簿 之二
- Jan 23 Fri 2015 19:00
乳香 v.s. 弱敏肌保養
- Jan 21 Wed 2015 14:02
摩洛哥藍艾菊事件簿
- Nov 25 Tue 2014 03:41
香得「要命」的玫瑰
by 原文嘉 Gloria
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
by Sir Lawrence Alma-Tadema (1888); Oil on Canvas
Dimensions: 213.9 x 132.1 cm
- Apr 24 Thu 2014 20:50
如海一般湛藍的月光(澳洲藍絲柏)
文/原文嘉 Gloria
第一次接觸藍絲柏,我的腦海裡響起了「月光」的前奏...。
藍澄澄的精油透著光,美得像海洋。捧著2mL大的瓶子,卻感覺自己像個趴在玻璃魚缸前的小孩,欣賞著熱帶魚游泳的姿態。
- Jan 27 Mon 2014 10:54
真理的探尋 - 「精油的療癒智慧」審訂序
書名:精油的療癒智慧 - 芳療科學深度之旅
作者:國際精油化學專家 Kurt Schnaubelt 博士
翻譯:原文嘉、林妍婷、劉語婕
審定:原文嘉
出版社:世茂出版社
初次見到Kurt老師,是在2000年美國的一場芳療研討會上。當時這位化學博士在台上談論的是精油化學分子的各種特性與它們對精油療效的影響。芳療圈對精油化學分子的重視也差不多就從那個時期開始,我們彷彿像在汪洋大海中抓到一塊浮板,找到了一切解釋精油效用的答案。「哪一種精油裡面含有哪一些類型的分子,於是會有怎樣的療效特性...」逐漸成為芳療圈裡的專業公式。要談精油療效,一定會從精油的化學分子切入。
我們都曾如此大力推廣精油化學分子的重要性。在芳療課堂上(或是網路社群裡),不少喜愛精油的人們為了某種精油會有怎樣的功效和使用禁忌,甚至精油到底能否口服、如何口服才安全,花了不少力氣來回討論。有些討論非常精彩,只是我一直在想:大自然豈是光靠人類有限的智慧得以解釋完全的呢?
- Jan 22 Wed 2014 03:23
今天,我們不談「療癒」
-- 替Aroma所著「香氛時光」一書所寫的推薦序 --
身為芳療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不論是陌生人、初次見面或老朋友),就是「針對某某問題,用什麼精油有效?」
每當我和個案進行諮詢時,大部分的個案都會出現一個動作:拿起一瓶精油(或是我給他),打開,聞一聞(此時出現各類表情、肢體和語言的反應),然後就問「這個有什麼功效?」。在課堂上教學時,學生總是好奇哪種精油能做什麼事、這個配方有什麼療效。特別是一講到情緒心靈層面的「療癒」特性,包準所有瞌睡蟲通通跑光,振筆疾書記下每個細節,彷彿那些都是真理。
其實,這些是許多人接觸芳療的態度與初衷,沒有對或錯。只是這令我不禁開始思考,究竟芳療人常掛在嘴邊的「療癒」是什麼?
- Oct 21 Fri 2005 01:37
植物油的芳香療法-審訂者序
基底油在眾多芳療產品中一直默默地扮演著稱職的「二姐」角色。除了極少數偶爾藉由商業炒作而出頭天的幾款植物油之外,許多芳香療程其實都是在「一款基底油走天下」的狀況下進行的。雖然沒什麼不好,但是我相信在看過了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基底油的世界竟是如此豐富好玩,其複雜的生物化學機制並不亞於精油,這些或許就足以改變你對這些長久以來盡忠職守的「二姐」們的刻版印象。